文章列表 > 文章详情
药品环境污染:回收缺渠道政策需配套
admin 2016/07/15

中国经济导报

荆文娜


说起药品,更多的人首先想到的是治病救人,鲜有人会想到,如果处理不当,药品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则有可能反过来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伴随着各类药品的广泛使用,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人类如今正面临着一个不容忽视的新型环境污染问题——药品环境污染。

据了解,目前,可以无处不在的药品污染物已在饮用水、地下水、城市废弃物的渗滤液中被检测出来。科学研究表明,长时间暴露于低浓度的多种药物化合物之中,植物、动物、自然分布的细菌以及人类的健康可能都会受到影响。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目前药品污染主要是以抗生素为主,过期药品回收处理机构严重缺乏,是导致药品污染日益严重的重要因素,虽然个别地方政策对回收体系已有涉及,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抗生素为药品主要污染

当前,不少科学家们发现,在环境中有不少残留药品的“足迹”,如地下水中发现了能改变自然细菌种群的抗生素;在填埋处理的城市废弃物的渗滤液中发现了非处方药和处方药;甚至环境中残留的抗抑郁药、糖尿病药物以及其他精神类或激素类药物,已影响到鱼类和鸟类的行为及生殖系统。而被检测出的药品环境污染又主要体现在水环境的抗生素污染方面,据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最新研究报告称,中国大陆2013年抗生素用量惊人,一年使用16.2万吨,约占全球用量的一半,其中52%为兽用,48%为人用,超过5万吨抗生素被排放进入水土环境中。

通过检测显示,水中抗生素的三大来源主要是人体、动物和水产养殖业以及制药企业的工业废水和医院的医疗废水。被排放到环境中的药品可能会进入饮用水系统,在蔬菜和鱼体中蓄积,影响环境和人类健康。专家表示,在环境中残留的药品中,抗生素类药物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影响更为严重。由于细菌耐药性的提高,抗生素的排放引起了人们的特别关注,人和牲畜抗生素使用量的增加导致了抗生素的效果越来越差,因为细菌也逐渐进化得以耐受被频繁使用的抗生素,而排放到环境中的抗生素同样也会助长这种问题。“对于公共卫生而言,尤其需要关注日益严重的抗药性病原体问题。有研究显示,如果不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到2050年,耐药性问题将可能导致全球每年1000万人过早死亡。”磐石环境与能源研究所项目负责人姜超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介绍说。

过期药品回收缺乏渠道

有研究指出,药品环境污染包括3个主要来源:药品经人体和动物体排泄进入环境、不合理的药品废弃方式导致药品活性成分进入环境、药品生产企业排放到环境中的药物成分。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3个来源中,不合理的药品废弃方式导致药品活性成分进入环境也需引起重视,这当中有一个易被忽视但十分重要的因素——家庭过期药品缺乏专业的回收处理机构。

前几日,家住北京市西城区的小赵有些中暑症状,于是在家里的药箱翻找几乎中国人都知道的消暑良药——藿香正气水。与此同时,小赵发现许多过期的药品,由于数量不少,他想到是否不应像其他生活垃圾一样随意扔掉,而应咨询是否有专门的废弃药品回收处理机构?于是小赵到小区楼下的零售药店咨询,但被告知没有过期药品回收点。不仅如此,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走访了解,类似金象大药房这样的连锁药店、同仁堂,以及北京宣武医院等三甲医院均未开设相关药品处理点,被询问的相关工作人员也无奈地说,过期药只能像一般生活垃圾一样扔掉。药店的工作人员表示,药店过期药品也仅是拆开包装,捣碎销毁后像一般垃圾一样扔掉,不做任何特殊处理。

实际上,过期药品对于环境的污染也不容小觑。据了解,过期药品早已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目录”当中,如果被随意丢弃或是被当做普通垃圾进行填埋等处理,将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污染程度甚至不亚于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过期药品分解、蒸发后散发的有害气体极易对空气环境造成污染,有些激素类药物的挥发甚至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产生严重的危害。

除此之外,被随意填埋的过期药品在分解、溶解后,其有毒物质将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危害。从安全用药角度来讲,如过期药品被一些不法商贩低价收购,经过二次加工后再次流入市场,更将带来难以预料的危害。

地方零星设点但并未普及

据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在我国药品方面最为权威的《药品管理法》中,对于过期药品的处理方式,并没有明确规定来指导家庭或社会如何处理,但是,针对这一现实存在的问题,不少地方省市均通过自律的方式出台了很多相关的规定和制度。

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在不少药店都可以看到“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点”的标志,药品作为特殊物品,最好的处理办法是由相关部门统一处理。据了解,从2008年开始,长兴便开始设立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点,各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城乡药店都摆放了过期药品回收箱。到目前为止已有70个回收点。

对此,首都北京也在实施先试先行。据了解,为切实保障人们用药安全,北京市药监局自2006年起,按照“区域分布、服务便民”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过期药品回收工作,积极动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居委会、药品零售企业等单位力量,共同设立过期药品便民回收点,逐步建成覆盖全市16个区县的过期药品回收网络。在定期对社区过期药品回收箱进行清理后,交由专业机构进行统一环保处理,以便有效消除过期药品可能形成的安全隐患。

但现实中,这一动员工作看来效果并不明显。记者在对药店及医院的工作人员进行询问时,说到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点的问题,他们脸上露出了些许“无辜”的表情,似乎这件事情他们从不知情,民众对此也普遍知之甚少。宣武医院医务人员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一般三甲医院都未曾设有过期药品回收点,仅仅一些社区会有。

规模较大、且较为正规的方庄社区相关负责人则建议,可将废弃药品拆开包装分别处理,药片胶囊类的可按医疗垃圾处理。然而,虽然医疗机构的医疗垃圾处理有严格规定,并有政府指定的单位上门回收,集中处理。但仅限于医疗机构自身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并未开放回收居民医药垃圾的服务。“医疗垃圾不同于普通垃圾,类似过期药品等医疗垃圾的分类处理方面,我国的工作还有很多不足,只提供便民措施还不够,仍需持续可行的支持体系及监管机制等一整套配套措施。”上述负责人最后说。


原文链接:http://www.ceh.com.cn/cjpd/2016/07/94657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