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 文章详情
北京地铁空气PM2.5暴露及通勤者应对行为特征调查分析和健康风险评价
REEI 2019/04/26

近些年,公众对空气污染的意识有明显提升,尤其是在北京、上海等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在严重灰霾天,外出佩戴口罩和在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的人显著增多。然而,地铁车厢内,是否需要采取防护措施,地铁内空气质量对乘客带来怎样的健康风险,相应的调查和研究还比较少。

为了增进人们对地铁空气质量的认识,促进地铁运营者和清洁空气政策决策者对此问题的重视,磐石环境与能源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潘小川教授课题组在2016年10月14日-2017年1月13日和2017年2月21日-2017年4月14日开展了北京地铁空气PM2.5浓度监测和通勤者应对行为特征调查,通过问卷的形式了解地铁通勤人员对PM2.5暴露及其健康影响方面的认知、行为和支付意愿。

调查结果显示地铁车厢内晚高峰时段的PM2.5浓度采暖季比非采暖季高,地铁车厢内晚高峰时段的PM2.5浓度比地铁外环境高,且不同地铁线路车厢内的PM2.5浓度不同,13号线PM2.5浓度最低,8号线PM2.5浓度最高。另外,我们发现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收入、学历、对空气污染的认识和是否有孩子等因素与其是否采取防护措施和对防护工具及可再生能源的支付意愿都有相关联性。在北京,地铁通勤者平均乘坐时间为两小时/天,我们依据研究空气污染流行病学疾病负担的暴露-反应关系模型,估算出北京地铁通勤者的健康风险,并指出佩戴口罩是简单、有效和成本可负担的防护举措。


北京地铁空气PM2.5暴露及通勤者应对行为特征调查分析和健康风险评价.pdf